金融银行风控岗位面试题6套和专业题17问及答案
目录:
一、金融行业风控岗位介绍
1、入职金融行业公司的选择
2、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和职业前景
3、风控的业务分类和岗位
4、什么是风控、内控、合规与审计
5、风险管控部门的技能要求
6、金融机构风控人员的能力要求
7、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位
1)、审核和催收岗位职业发展前景
2)、银行风险控制(客户尽职调查)岗位的职业发展
3)、零售信贷授信风险岗
4)、信用卡中心风控岗位与其他金融机构风控工作区别
8、券商、基金中后台风控相关的部门和工作内容
1)、工作内容和入职门槛
2)、证券公司风控部门工作内容
3)、券商做风险管理岗位的职业发展
9、私募基金风控的工作内容
10、保险公司的合规岗、风险控制岗和稽核监察岗介绍
11、小额贷款公司风控
1)、小额贷款公司风控岗位分类和较有前景的岗位
2)、小额贷款公司风控工作内容
3)、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模式
4)、小额贷款公司风控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及路径
5)、小额贷款公司风控的入职门槛
6)、小额贷款公司风控专员的工作压力
12、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
1)、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岗位分类
2)、融资租赁公司业务流程
3)、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控制岗的工作内容
4)、融资租赁公司基本运作流程
13、第三方支付公司风控岗位分类和主要工作内容
14、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小贷公司的风控对比
二、面试题
1.互联网金融风控专员结构化面试问题和参考答案
2.投资集团风险类岗位面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3.某保险公司法律风控岗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4.某银行风险控制竞聘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5.金融行业风控面试问题和参考答案
6.金融行业风险管理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7.金融行业风控专员面试题及答案(专业题17问)
第一题:如果你竞聘上岗成功,对于制定全流程风控策略你有什么打算?
第二题:请你谈谈人工智能在我们风险控制领域都可以在哪些方面应用?
第三题:如果你竞聘上岗成功,你将会有哪些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绩效的举措?
第四题:好坏用户定义是风控模型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在对用户时行定义时,你认为最需要把握的要求是什么?
第五题:如果这次你被选拔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对于贷前你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题:你预测量化投资会遇到哪些风险?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规避风险?
第七题:什么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信用风险与传统金融服务风险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八题:如果你竞争上岗成功,由你负责公司的普惠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你能带来别的人选所不能带来的新思路、新方法吗?
第九题:试举国际上流行的信用分析度量模型,并选其中一个你熟悉的进行阐述。
第十题: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严重影响金融市场平稳运行,请你分析一下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高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为好?
第十一题:目前不少普遍存在准确评估个人客户信用风险难的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为好?
第十二题:加强金融市场风险预测是有效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请你结合实际谈谈,金融市场风险预测应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第十三题:如果你竞聘上岗成功,请阐述今后的工作目标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第十四题:请谈谈您对竞聘岗位的主要职责和素质要求的理解?并以事实证明您符合岗位要求。
第十五题:试举两列你熟悉的金融风险,谈谈如果你竞争上岗成功,将采取哪些措施识别这些风险。
第十六题:常规工作,顾名思义就是作为风控专员工作中每一天都要做的工作,如果你通过面试,你会怎样扎实有效的抓好一日常规工作?
第十七题:作为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法规,维护客户利益和公司声誉。你作为一名风控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做到这一条?
部分内容节选:
坏客户怎么定义以及为什么这么定义
“坏客户”通常指信用风险较高、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或存在欺诈行为的客户,具体包括逾期、违约、欺诈和高风险客户。逾期客户指超过约定还款期限(如30天、60天或90天)仍未还款的借款人;违约客户则涉及明确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如破产或恶意逃债。欺诈客户通过虚假信息骗取贷款或滥用金融产品,如伪造收入证明或非法套现。高风险客户虽未逾期,但信用评分极低、负债率过高或涉及洗钱等违规行为。此外,监管机构(如银保监会或《巴塞尔协议》)也会对不良贷款进行明确分类,如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列为不良资产。金融机构定义“坏客户”的核心目的是识别潜在风险,优化信贷决策,并确保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
金融机构对“坏客户”的界定主要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监管合规、数据分析和经济环境等因素。从风控角度看,明确“坏客户”有助于计提坏账准备、优化信贷政策并降低不良贷款率(NPL)。监管要求是重要依据,如《巴塞尔协议》和中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均对不良贷款设定了明确标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通常被归为不良。此外,大数据风控模型(如FICO评分、芝麻信用)通过分析客户信用历史、还款行为和负债情况,自动识别高风险客户。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标准,例如经济下行时,金融机构可能收紧风控政策,缩短逾期认定时间。综合来看,“坏客户”的定义是动态调整的,需平衡风险控制、合规要求和业务发展,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用过哪些三方数据,效果怎么样?
我曾运用过多种第三方数据源以增强风险评估的精准度与全面性,主要包括:信用评级机构数据、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行业市场动态数据以及社交媒体与网络行为数据
信用评级机构数据方面,我们主要依赖国际知名的信用评级公司,如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提供的企业及国家信用评级信息是我们评估借款方信用风险的重要依据。不仅涵盖了广泛的行业和地区,还包含了详细的财务指标分析和违约概率预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风险评估模型。实践表明,结合这些第三方信用评级数据后,我们的贷款违约率预测准确率提升了约15%,有效降低了不良贷款率。
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包括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关键指标。这些数据帮助我们理解宏观经济环境对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从而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系统性风险。例如,在预测到经济衰退迹象时,我们提前收紧了信贷政策,减少了潜在损失。宏观经济数据的引入,使我们的风险管理更加前瞻性和灵活性,增强了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行业市场动态数据主要来自专业的金融数据服务商,如彭博、路透等,它们提供实时的市场行情、行业报告及竞争对手分析。这些数据对于识别特定行业的风险趋势至关重要,帮助我们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避免高风险领域。通过深入分析行业数据,我们成功规避了几次行业下行周期中的重大投资损失,资产组合的稳健性显著增强。
社交媒体与网络行为数据作为新兴的数据源,虽然其直接应用于风险管理的案例尚不多见,但我们已开始探索其在客户信用评估中的潜力。通过分析客户的社交媒体活动、在线消费习惯等非传统数据,我们试图构建更全面的客户画像,以捕捉那些传统财务数据难以反映的风险信号。初步尝试显示,结合这类数据能够提升对年轻客户群体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尤其是在识别潜在的欺诈行为方面表现出色。
综上所述,第三方数据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信息视野,提高了风险评估的精度和效率,为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
更多内容请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