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简要自我介绍,xxx,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专业本科刚毕业

走出舒適圈的两次尝试

说到我在 Google 北京和 San Francisco 长达 16 个月的实习,

然后清华开学,我便回到国内开始大三的生活。

大三这一年我做了两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一是在技术创业公司实

践,也就是在 CS 系里大名鼎鼎的 FACE++;二是做出了去金融圈看

一看的决定,在繁忙的香港中环和纽约华尔街都有过实习经历。

大三:创业公司的经历

我当时所在的创业公司叫 FACE++,它是一个由几位清华学生创

立的技术型创业公司,主打产品是人脸识别平台。

在实习之前,我一共和 FACE++ 联合创始人聊过两次。第一次是

在大二的时候,当时公司刚成立一年出头,第二次去聊已经是一

年之后了。当时我感受到了浓郁技术气息,于是决定来试试看。

我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是产品经理(PM),同时也做一些轻量的

测试开发工作。做产品经理要考虑的问题和程序员很不一样,我

做了一些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去做的类型的工作。那时的 FACE++

成立两年左右,处于一个可做的事情很多,人手很少的阶段,每个

人都身兼数职,而且很多基础的东西还不完善,需要自己从头开始

搭,所以工作起来自由度是很高的,有创造东西的快感。可惜的是,

虽然我非常想做得更久一点,但由于之前申请到了第二学期香港的交

换,不得不离开。在实习三个月时的 2014 年伊始,我带上一箱行

李匆匆离开了北京

后来公司在 2014 年年中得到了 2500 万美金的 B+ 轮融资。在我

离职一年半之后的 2015 年,我又回去拜访了几次,与联合创始人聊

聊天。现在公司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内部的各种职位已经逐渐规范,

规模也有 100 人左右了,比以前更加成熟了。

大四:向金融圈迈出一步

香港交换结束之后,我在一家叫做 Jane Street 的公司全职实习了

挺长一段时间。Jane Street 在国内不太为人所知,它其实是一个聚

集了一小群美国顶尖数学系毕业生和一小群编程狂人的公司,做的东

西主要是套利交易。有纽约、伦敦、香港三个办公室,做世界各地的

市场。有兴趣可以去官网看看。

说来也神奇,之前我一心想着在 CS 圈子里混,从未考虑过尝试进入

金融圈,自己也是因为一系列巧合进入了金融圈:当时因为适应不了北

京的空气质量,我准备申请交换生;因为错过了所有其他学校的申请截

止日期,我最终申请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因为短期交换生的身份不能

实习只需上学,我闲得和各种人聊天。在闲聊中,我多次听到关于 Jane

 Street 高难度面试传闻以及极高的薪水。最让我惊讶得是,我身边的许

多横扫硅谷众 IT 公司 offer 的牛人、获得编程竞赛金牌的大神、还有

在程序员界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纷纷面试失败。而且我在美国的几个朋友告

诉我,Jane Street 在哈佛、 MIT 和一些西海岸的学校都设了超高的招人标准。

不过传闻归传闻,毕竟看起来是一家金融公司,当时考虑了挺久要不要试试。

令我犹豫的是,和我自己的特长是否匹配?会影响我以后的规划吗?官网上

的金融词汇我一个都看不懂这样真的合适吗?

正好公司在香港有办公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妨一

试,我准备了一下面试,抱着[反正面失败了也很正常,万一面成功了岂不

是很爽?]的心态去面,面试结果是我一路绿灯地通过了所有轮面试,有点

出乎预料。

我在 Jane Street 一共实习了八个月,其中六个月在香港中环,两个月在

纽约华尔街。加上之前的实习经历,我成了少有的本科期间同时具有香港、

北京、硅谷和华尔街实习经历的人。

Jane Street 实习主要有两个收获。

首先,和预想中的金融公司形态不同,那里的氛围特别特别技术导向,而且

节奏比大公司更快。作为一名程序员实习生,我经常被推出自己的舒适圈去

接触全新的知识,遇到过几个完全需要靠自己摸索的项目,公司里也没人比

自己了解得更多。于是,伴随着导师的辅导和自己的摸索,我被迫在软

件开发、尤其是工程方面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其次,个人感觉公司里有趣的精英特别多。而且牛人们不但在技术上可以碾

压我,在其他非 Geek 维度也有自己的建树。比如有业余时间搞艺术的、玩

跳伞的、打拳击的、做慈善的等等等等。虽然说以前实习过的 Google 也以

员工的多样化著名,不过我发现自己在 Jane Street 里面的敬畏心比之前

更强一点。

下面说说 Google v.s. Jane Street​

虽说一家是 IT 公司,一家是金融公司,但说实话,我觉得我所看重的在这

两家公司工作,能给我带来的进步与改变,基本是相似的。前面提到我在

Jane Street 的主要收获,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与有趣的同事共事,这

两点在 Google 也能感受到,只不过是程度不同。Google 全球有几万人,

Jane Street 全球一共几百人,香港不过几十人,也许是因为公司规模小,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吧,感受更深吧。

关于舒适圈

去创业公司,和去金融界,这两件事情都是跳出我自己舒适圈的行为。为什么

这么说呢?在大三之前,大型 IT 公司是我的舒适圈,在这个舒适圈内,我过

的非常舒服。我发现如果计算机编程做得好,可以去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工

作,过上体面的生活,这种地域上的自由,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诱惑是很大的。

(当然,后来我自己去了 18 个国家,感受到的地域上的自由就另当别论了)

曾觉得待在大公司可以同时兼顾技术上的个人发展稳定的未来,像

Google 这样福利超级好的公司,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我大 2.5 的时候,当时

Google 里我的老板和我的大老板,不约而同地建议我在年轻的时候多尝试不

同的路子,大老板在听说我想去金融圈试水之后,还专程和我远程视频分享了

她的看法和她在这个圈子里的人脉。

自己后来也发现,其实有好多种活法,大型 IT 公司是一种风险比较低的、

许多前人验证过的活法,除此之外还有好多种自我发展的道路,是少有人走

过的,需要自己去摸索。

三次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有多个选择时,因为选择了其中一个而无法实现其他选项的

成本。大学期间我遇到过的主要选择有三次,一次是 Google v.s. Twi

tter,第二次是 Hulu v.s. FACE++,第三次是 Tokyo v.s. Hong Kong

第一次是大二时候我拿到了 Twitter 旧金山总部的 offer,同时 Google

内部同意我 transfer 去山景城总部或者旧金山,并可以维持导师不变。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如此重大的选择,足足考虑了一个月,别人说我这是

幸福的烦恼,但我觉得过程挺艰难的。我和 Twitter 未来的 mentor

managerhr 还有同时在 Google Twitter 两家工作过的人都聊过。

那时候 Twitter 还没 IPO,去 Twitter 工作可以感受到另一家湾区 IT

公司的工作氛围。而且公司也更加注重开源文化等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之后我还是倾向于在 Google 做久一点,了解深一点,所以选择了 Google 旧金山。

第二次是大三上学期从湾区回国后,我同时拿到两个 offer,一个是那时很

火的 Hulu Beijing 技术实习生,另一个是 FACE++ 实习生。由于创业公司

与我之前大公司的经历有更多的不一样的地方,而且可以让我自己随便选实

习期间的工作内容,所以对比 Hulu FACE++,我几乎不用考虑就选择了后者。

第三次是我可以选择大四上学期在日本的 Google Tokyo 度过,或者我可以

选择在 Jane Street 香港继续做。东京是一个我特别特别喜欢的城市,兼

具国际化与日本民族特点,我很欣赏日本的某些文化(比如禅学 Zen 和日料,

没有其他意思)。可惜,策划了半年多的日本之行,在距离一两周就要出发成行

的时候,我选择了留在连续性更强的 Jane Street,原因和上一次选择类似。

留在香港收获确实很大,不过我大概因此错过了少有的此生在东京工作的机会

...有点小遗憾,之后为了补偿,我自己跑去东京体验生活,待到签证到期的前一天。

我的回顾

回过头来看我大学四年的实习经历,我觉得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如果让我

再规划一次自己的大学期间的实习,我还是会尝试国内和国外的公司,尝试 IT

和金融、去华尔街和硅谷,去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在此基础上,我会追求更多地

域上的自由,比如我可能会更珍惜去东京工作的机会;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我

还会去争取一次去欧洲的机会,像 Facebook 在巴黎开的 AI Lab

我目前是一个追求地域上的自由的人。我认为在世界上不同地方工作生活,会刺激

人的思想,丰富多样的经历也会让整个人变得更加包容,看问题更懂得从多个角度

去理解,会激发很多灵感。中国(至少相比于美国)总的来讲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

家,人和人太像了,黄皮肤黑头发;外加我们的先贤提倡中庸之道,整个民族变得

比较谦虚踏实,追求平稳安定的生活。在中国如何区分人与人呢?就靠金钱、社会

地位这些简单的标准,其实这是何其狭隘的观念啊!好多人因为这种无形的压力选

择了不那么快乐的生活。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 发表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